欢迎您访问投保通网站,投保通为您专业全面解答保险知识疑问!
- 重庆
- 投保通QQ群
- 投保通公众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等联合编制的《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白皮书》预计,以国际经验测算我国农险保费规模于2025年将超过1600亿元,有望超越责任险成为财险公司前三位的大险种。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为965.18亿元,为1.8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共计4.78万亿元。
当下农业保险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防火墙”和“安全网”的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科技不断赋能农业保险,确保承保和理赔信息真实、准确、可追溯,缓解了以往农业保险理赔效率低、赔付周期长、业务成本高、合规隐患大等痛点。
对农业农村微观生产经营主体来说,最关心的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具有吸引力的保险产品。在气象、价格、产量、遥感等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天气指数保险、溯源保险、价格保险、区域产量保险、收入保险等产品创新呈现层出不穷的态势,保险品种不断丰富、保险覆盖面日益扩大,为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优质化的产品服务。
此外,保险机构正在探索构建涵盖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如积极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的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探索开展一揽子综合险,将农机大棚、农房仓库等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纳入保障范围;创新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农产品质量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村还呈现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方兴未艾,蕴含并产生了新的风险。周友军表示,农业保险也需要适应这一新发展趋势,拓宽保障范围,拓展保险责任,不仅要服务于传统的第一产业,而且要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
0 条评论